人民日报:助力我国电竞行业迈向良性发展
发布时间:2025-10-05
近日,2025全球电竞大会在上海成功举办,会议发布了《电竞场馆建设规范》和《电竞场馆运营服务规范》,再次将电竞产业推向了公众视野。据数据显示,我国去年电竞赛事超过500项,运营中的电竞战队超过5000个,电竞用户规模突破5亿,市场规模更是超过千亿元。今年上半年,电竞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到513.2亿元,从业者超过44万人,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和潜力的电子竞技市场。
点评:
电竞产业起源于游戏,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政策支持,我国电竞产业正迅速发展。如今,电子竞技已成为集科技、竞技、娱乐、社交于一体的体育产业,涵盖了游戏厂商、电竞俱乐部、职业选手、游戏解说和直播平台,具有独特的商业属性和市场价值。
回顾过去,电子竞技在中国最初被许多人等同于“玩游戏”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电竞产业的广阔前景。早在2003年,电子竞技就被国家体育总局正式批准为体育竞赛项目;2025年,国家体育总局等多部委发文支持各地举办丰富多样的电竞活动;今年,电子竞技运营师、电子竞技员被列为新职业……一系列积极举措推动电竞产业向职业化、规范化方向发展。
在政策引领和规范下,我国电竞产业逐渐壮大。特别是5G技术的快速发展,提升了电竞赛事的观赏性、沉浸感和交互性,推动电竞从电脑端、手机端发展为更多样化的竞技形式。各地纷纷出台政策支持本地电竞产业发展,如上海打造“电竞之都”,海南设立10亿元电竞产业专项基金,重庆成立全国电视电竞联盟,北京、杭州、西安、成都等地也出台相应政策。
然而,与蓬勃发展的产业现状相比,电竞产业目前存在较大的人才缺口。据媒体报道,国内电竞人才缺口达50万至100万人。为此,教育部将电子竞技正式纳入大学专业,申报电竞专业的院校数量从2025年的18所增长至2025年的51所。尽管如此,行业对人才的渴求仍难以满足。特别是如何吸引成熟的专业人才加入技术、销售、品牌运营等环节,仍面临一定的困难和障碍。业内人士指出,需要在行业组织、赛事体系、竞赛规则、从业人员认证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,推动行业持续发展。
数据显示,2025年全球电子竞技总观看人数达到4.54亿,电竞爱好者人数不断增加。众多爱好者和观众让电子竞技更广泛地融入年轻人的生活。这一新生事物要实现健康发展,既需要社会公众更新观念,也需要行业自身付出持久的努力。《人民日报》(2025年08月19日 05版)